当前位置:首页 > 扎染资讯 > 正文

大理白族扎染旗袍

接下来为大家讲解大理白族扎染旗袍,以及云南大理白族扎染民族文化内涵分析涉及的相关信息,愿对你有所帮助。

简述信息一览:

白族村寨周城(扎染之乡)开放时间是什么时候

白族村寨周城(扎染之乡)开放时间:常年开放白族村寨周城(扎染之乡)景点介绍:坐落在离下关38公里处滇藏公路旁的周城,是云南省最大的自然村,面积4.7平方公里,人口8868人,几乎全是白族。周城不仅因为其境内的蝴蝶泉而闻名遐迩,而且还因为这里至今仍十分完好地保留着白族的各种传统习俗,被誉为白族民俗的活化石。

周城开放时间:全天周城景点介绍:大理的白族村寨中,地方民族特色最浓也最典型的是周城与喜洲。周城位于大理古城北23公里,在滇藏公路边与蝴蝶泉毗邻,归喜洲镇管辖,是大理州最大的一个自然村,为州内对外开放的白族民俗旅游村。全村8000多人,几乎全是白族。

大理白族扎染旗袍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门票:免费联系电话:0872-2316785开放时间:全天位置: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喜洲镇大理古城北23公里交通指南 从大理古城可乘来往的中巴或班车前往周城村,交通便捷。景点特色 扎染之乡:周城以扎染花布和刺绣品闻名,这些工艺品做工精美,远销海外。

晚上七点半。根据百度地图查询可知,周城扎染坊位于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群仙楼,名叫周城裕丰恒扎染坊,了解到营业时间为早上八点到晚上七点半。扎染古称扎缬、绞缬、夹缬和染缬,是汉族民间传统而独特的染色工艺。

周城被誉为“白族扎染之乡”,位于大理古城北23公里,坐落在离下关38公里处滇藏公路旁,是云南省最大的自然村,面积4.7平方公里,人口8868多人,几乎全是白族。全村居住1500余户白族居民,是大理最大的白族村镇,为对外开放的白族民俗旅游村。

大理白族扎染旗袍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周城有始建于1895年的古戏台,是白族建筑的精品。戏台前的大青树是村中的风水树,也是村民节日***的场所。周城白族女子的服饰色彩鲜艳,特别是绣花包头,体现了大理的“风花雪月”四景。周城的扎染手工艺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产品种类繁多,远销海外,为周城带来了200多万美元的年收入。

白族村寨周城(扎染之乡)好不好

周城,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以其扎染技艺和白族文化而闻名。 距离大理市下关38公里的周城,是云南省最大的自然村落之一。 村庄占地7平方公里,居住着8868名白族居民,被誉为白族民俗的“活化石”。 周城的街巷布局独特,石板路交错,泉水流淌,营造出古朴宁静的氛围。

周城,这个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的村寨,以其独特的扎染技艺和丰富的白族文化,成为了远近闻名的旅游胜地。周城距离大理市下关38公里,坐落在风光旖旎的滇藏公路旁,是云南省最大的自然村落之一,占地面积7平方公里,居住着8868名白族居民。

喜洲周城白家大院的白族扎染非遗体验是一次难得的文化之旅。在这里,游客们不仅可以亲身体验到白族扎染的全过程,还能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价值。同时,白家大院优美的环境和丰富的非遗体验项目也为游客们提供了更加全面的文化体验。

周城的民族特色

1、周城的民族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扎染工艺 历史渊源:扎染制品是周城的一大亮点,源于明末清初,是白族人民将文化与艺术巧妙结合的民间传统工艺。 工艺特点:通过手工针缝线扎,对布料进行反复冷染,创造出色彩青翠凝重、图案清新绚丽的扎染艺术。 经济价值:扎染工艺品远销海外,成为当地的重要经济支柱。

2、地理位置与居民:大理周城紧邻大理古城,是白族人民聚居的地方,拥有深厚的白族文化底蕴。典型白族民居建筑:这里的民居建筑以“三房一照壁”和“四合五天井”的封闭式庭院形式为特色,多为青瓦人字大屋顶,二层、重檐结构,主房多为土木砖石结构,木屋架用榫卯组合。

3、周城还有集体企业,包括周城民族扎染厂、金花奶粉厂和水电管理所,是一个组织完善、非公有制企业和集体企业共同发展的远郊农村。 周城扎染是该村的特色产业之一,自1***8年起,该村经济总收入181万元,人均纯收入81元。

4、民族扎染制品在周城,你还可以看到丰富的民族扎染制品。扎染是周城白族人民明末清初以来的民间传统工艺,扎染工艺品集文化、艺术为一体。扎染布由手工针缝线扎,反复冷染浸制而成,显色青里带翠,凝重素雅,精工制作,图案清新,色彩绚丽,远销海内外。

5、周城村是每日下午的集市贸易中心,每逢火把节,这里会竖起巨大的火把,成为庆祝活动的场所。此外,村内还有本主庙、文昌宫等古建筑,展示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周城妇女的服装服饰具有白族特色的代表性,而这里也是大理扎染、蜡染和织绣品的重要集散地,充满了浓郁的民族风情。

关于大理白族扎染旗袍,以及云南大理白族扎染民族文化内涵分析的相关信息分享结束,感谢你的耐心阅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